來源:前瞻網
創業圈以前流行一句話,叫“得屌絲者得天下”,然而如今變成了“得中產者得天下”。那么,在人人都想爭奪“中產金礦”的當下,如何才能挖掘到屬于自己的那桶金?有著20年創業經歷的張繼學憑借靈敏的商業嗅覺,把目光瞄準了小小的電梯間,做起了中產社區的電梯電視廣告生意。
短短4年時間,他就把當初的一個小團隊打造成了擁有近千人的“張家軍”,一手創立的“新潮傳媒”成為中國第二大電梯傳媒集團,目前已完成C輪融資,公司估值近30億。近日,新潮傳媒集團董事長張繼學接受了前瞻網專訪,為我們分享了這二十多年來的創業經歷以及對行業的感悟與見解。
傳媒老兵三次創業,每一次都站在了時代的風口
張繼學1973年出生于四川眉山,23歲首次進入傳媒領域創業,先后從事過電視、報刊與網絡等運作,是個有著超過20年媒體運作經驗的“創業老兵”。從電視、報紙、雜志到互聯網,再到如今進軍生活圈電梯傳媒,他似乎每一次都能迎合時代站上對的風口。
2004年,傳統都市報競爭激烈,而城市生活類周報卻成為了為數不多的亮點。就在這一年,張繼學創辦了《新潮》生活周刊并在全四川發行,期均穩定印數15萬份。經過幾年的發展,《新潮》在全國十大城市周報中排名第五、西部第一,在成都成為繼《成都商報》、《華西都市報》之后發行量第三大的平面媒體,占成都周報市場近60%的市場份額。
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,互聯網媒體成為全新創業風潮,在風起云涌之下,張繼學緊跟時代步伐,于2008年開始二度創業創辦新潮網,運營騰訊廣告和移動端dsp廣告。
之后,隨著技術不斷推進、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,加之線上流量的廝殺已進入血海,張繼學又把目標瞄向線下的“中產社區流量平臺”,致力于挖掘社區消費這座新金礦。于是2013年,張繼學開始了第三次創業,成立“新潮傳媒集團”,致力于打造中產社區媒體流量平臺。事實證明,張繼學的轉型是正確的選擇。據央視權威調查結果顯示,2016年全國廣告花費下降0.6%,但電視電梯廣告花費卻增長了22.4%,增速超過互聯網。
4年時間成長為電梯傳媒老二,不懼怕競爭
一提到生活圈電梯媒體,大多數人不可避免地會想起行業領軍標桿“分眾傳媒”,市值過千億,一年營收102億,利潤總額43億,日均觸達5億人次的城市主流人群,在分眾傳媒“一家獨大”的陰影之下,其他同類創業公司還有機會嗎?同樣主打社區媒體流量平臺的新潮傳媒集團,又是如何生存下來并在虎口成功奪食的呢?
對此,張繼學提到了創業的兩種模式,一種叫比特創業法則,這是基于虛擬的互聯網創業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互聯網+”的平臺型模式。比特創業法則非常殘酷,講的是贏家通吃和零和效應。市場份額遵循721原理,老大占70%,老二占20%,老三以后的總共占10%。就像滴滴和優步起來以后,其他的打車軟件就都不好做了。
而另一種模式是原子創業法,它是實體經濟創業,叫做“+互聯網”。這種創業模式更多的不是成為平臺,而是成為品牌。這種企業講的也不是零和效應,而是二八原理,即20%的優秀企業去覆蓋全國80%的用戶,每一個細分市場、每一個細分地域都會有生存空間。而電梯傳媒就遵循的是原子創業法則,是基于地緣性、資源性的項目。這個領域會有框架的老大、視頻的老大,甚至是北京的老大、成都的老大,甚至還可能有更多的細分市場、細分地域的老大。所以,這個行業會有幾家甚至十幾家企業同時存在,都會活得很好。
具體到新潮傳媒來說,張繼學轉型做電梯電視,一開始就是沖著 “行業老二”這個目標來的。如今經過4年的發展,這個目標已初步達成。如今的新潮傳媒經過幾年的跑馬圈地,已經在北、上、廣、深、成、渝、杭、武8個主要城市的6000多個中產小區,安裝了7萬部智能電梯電視,擁有了84萬多個社區廣告位,每天覆蓋近3000萬中產,成為中國第二大電梯傳媒集團、四川最大規模的民營傳媒企業。
除此之外,新潮傳媒還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青睞,如今已經完成了C輪融資,先后獲得聯合投資6億元,公司估值近30億。
提到行業競爭,張繼學稱這個行業的競爭還不太激烈,因為市場還遠沒有飽和?!氨M管分眾老大和我們之間有一些小磕小碰,但是幾乎還沒有感受到太多的競爭,還屬于藍海和紅海之間的亞市場。全國的市場體量是五百萬部電梯,分眾傳媒做了四十多萬部,新潮才做了7萬部,那么加起來才10%多點?!?/span>
他還稱,歡迎其他創業者進入該領域參與競爭,“中國廣告是5800億的市場,社區媒體未來會有500-800億的機會,而目前社區媒體總量還不到200億。如果參與者多了,那么市場熱起來的時間就會更短。這對整個行業來說,是非常有價值的?!?線上媒體數字化戰爭結束,線下媒體數字化剛開始。
在采訪中,張繼學還分享了“線下媒體數字化”的概念。線上媒體的投放是根據手機來判斷一個人的消費行為,然后做精準的DSP競價投放。但未來線下的媒體應該是基于LBS的地理位置,以及基于社區標簽、人群標簽,競價選擇精準投放和智能傳輸的。

他認為,線上媒體數字化戰爭已經結束,而線下媒體的數字化現在才剛剛開始,2017年就是數字化媒體元年,未來所有媒體都是數字化的?!翱诒W的陳盛說過一句話很好:和線上的流量相比,線下的流量是線上的二十倍還要多。如今BAT壟斷的流量占到了80%,當線上的流量已經被BAT壟斷完之后,流量會越來越貴,導致絕大數的企業開始尋找線下流量。我認為未來的兩年內,會有50億的熱錢會進入這個行業?!?/span>
張繼學稱,所有的生意都是基于流量成本的生意。如果線上的流量成本低,大家往線上走,這是過去幾年成就的電商;當線上流量成本高的時候,大家開始往線下走,那么成就了現在的新零售。所以,線上線下的融合將會是未來商業的主題。
下一個賽道:專注未來十年不會變的事物
“我不知道未來十年什么是變的,但我知道未來十年什么是不變的。如果你想要一份成功可持續的事業,不要問自己在未來將發生什么影響你公司的改變。相反,你應該問自己,什么不會改變,然后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這些事上?!边@是亞馬遜CEO貝索斯的忠告,也是張繼學十分認同的商業之道。
所以,當提到電梯生活圈傳媒的市場紅利到底還能持續幾年時,他的回答信心滿滿:“如貝索斯所說,將商業模式設計在不變的事物基礎上一定靠譜。我認為,未來三十年人們還會生活在地球上,還會住在小區里面,就還會坐電梯回家和上班。這個產品不變,那么這個生活圈媒體的紅利就不會完全消失。只不過說,這個產品會隨著新的科技來進行變化??萍寂c社區的結合,將會催生一些新的消費場景,就比如說MR和AR與電梯之間的結合,都有可能產生新的機會?!?/span>
而當提到新潮傳媒下一個賽道、下一個布局時,張繼學稱作為一家創業公司,新潮目前還是集中精力專注于一件事情,那就是著力于中產社區的數字化媒體流量平臺?!皩④娳s路不追小兔,把我們這個事情做成功之后,我們再去找一些新的商業機會?!?雖然并沒有透露公司具體的下一步布局,但新潮傳媒的下一步野心我們都知道:明年把公司打造成獨角獸,估值超過60億。
20年創業老兵的建議:找到賺錢的商業模式,想盡一切辦法活下來
最后,作為一個在商界摸爬滾打20年的創業老兵,張繼學也對新手創業者們分享了一段發自肺腑的建議:讓企業真正找到能賺錢的商業模式,講的故事首先自己要信,團隊要信,然后想盡一切辦法活下來,然后再親密地和資本接觸。做匠人+資本雙重驅動的這種企業,存活和發展的空間比較大一些。